一、环境营造方面:打造主题文化长廊,在社区内的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重要思想内涵、核心要点等。设置主题宣传栏,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资料、最新理论成果等。
二、活动开展方面:定期举办理论讲座,邀请思政专家、党校教师等深入社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组织学习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讨论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调研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三、平台建设方面: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开发一站式宿舍社区专属的线上学习平台,整合优质学习资源,如理论课程视频、学习资料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打造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社区论坛、微信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四、人员参与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内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学生党员带头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教师深入社区,推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定期深入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导学生学习。
五、机制保障方面: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宿舍一站式社区文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打造独具特色、积极向上的宿舍一站式社区文化,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设内容
(一)物质文化建设
1. 公共空间美化:在社区入口、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悬挂艺术画作、名言警句,定期更换主题。在社区休闲区设置文化墙,展示学生的优秀摄影、书法、绘画作品。
2. 宿舍装饰引导:开展“最美宿舍”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宿舍进行个性化装饰,要求体现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如张贴励志标语、摆放绿色植物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
1. 社区精神提炼: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社区精神口号,如“团结友爱,和谐共居”等,经投票确定后,在社区显著位置展示。
2. 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结合党史学习与宿舍生活,撰写感悟文章。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三)制度文化建设
1. 社区公约制定:组织学生代表共同制定《宿舍社区文明公约》,涵盖文明礼仪、环境卫生、安全纪律等方面内容,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并签署遵守承诺书。
2. 激励制度完善:建立宿舍社区积分奖励制度,对在学习互助、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宿舍给予积分,积分可兑换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或优先选择宿舍等奖励。
(四)行为文化建设
1. 志愿服务活动: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环境美化、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志愿者帮助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
2. 文化节活动:举办“宿舍文化节”,设置宿舍才艺展示、宿舍运动会、宿舍美食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参与,增进宿舍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学生代表组成的社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与协调推进。
2.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奖品购置等。 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公示,确保合理合规使用。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建工作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提升育人实效。
二、工作目标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与影响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建设
1. 党组织设置:在学生社区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根据学生宿舍分布和党员数量合理划分,确保党组织覆盖到每栋宿舍楼。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其党务工作能力。
2. 党员发展:将社区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阵地,注重在社区活动、志愿服务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社区表现考察机制,把在社区中的综合表现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丰富党建活动
1. 理论学习:打造社区“红色书屋”,配备丰富的党建书籍、党报党刊。定期组织党员开展“读书分享会”,交流学习心得。利用线上平台,开设“微党课”专栏,邀请党校教师、优秀党员录制短视频,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2. 实践活动: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设立文明监督、环境维护、学业帮扶等岗位,党员带头示范,服务社区同学。组织“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和学生爱国情怀。
(三)发挥引领作用
1. 思想引领:党员定期与社区同学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思想困惑。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主题研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行为示范:党员带头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保持宿舍卫生整洁,营造良好宿舍氛围。在学业上,成立党员学习帮扶小组,帮助学习困难同学提高成绩。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党员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带动更多同学参与。
(四)加强协同联动
1. 部门协同:与学校组织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组织部提供党建工作指导,学工部协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委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育人合力。
2. 家校联动: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反馈学生在社区的党建表现,邀请家长参与社区党建活动,如线上家长党课分享等,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